庞君:用创新思维攻克贫困壁垒

2018年1月,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——阳高县进入脱贫攻坚的关键当口,组织调任庞君担任阳高县委副书记,成为中共阳高县委班子中最年轻的干部。从走马上任那一刻开始,庞君结缘阳和大地,以创新的思维提升阳高脱贫攻坚加速度,为全县脱贫攻坚主战场带来了阵阵强劲之风!
他说:“斩关夺隘,攻克贫困壁垒关键要锻造一支支素质过硬而又配合默契的突击队伍。”
上任伊始,庞君马不停蹄,深入边远贫困村庄开展调研。三个月下来,双脚踏遍了全县三山五河流域。 展现在庞君面前的,到处是如火如荼的攻坚场面,全县上下撸起袖子加油干,人流、物流、资金流源源不断向贫困村庄汇聚,令他眼热。 细心的庞君发现,虽经过几轮“回头看”,但个别部门的数据信息仍与县扶贫办的数据有出入。数据“打架”的背后,既有工作作风细实的成分,更有协调沟通是否通畅的原因。 “斩关夺隘,攻克贫困壁垒关键要锻造一支支素质过硬而又配合默契的突击队伍。”庞君在实地调研中发现了组织管理上的瑕疵,并在县委常委会上提出了成立阳高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的建议。 他的建议得到班子成员广泛支持。一个由他担任常务副总指挥,抽调68名精兵强将组建统筹调度、数据分析、形势研判、宣传报道组等13个工作小组的攻坚指挥部应运而生。 任务派送、落实催办、工作考评、失职问责,20多项制度上墙落地,县乡村三级进行挂图作战,按照贫困户五项、村十三项、县十四项退出指标,对标销号,脱贫攻坚指挥更有力、统筹更高效、协调更及时、配合更密切。 罗文皂镇管家堡粽子历史悠久,名扬塞上。“名气重、实惠小,咱这粽子‘腿儿’太短,从来就没出过阳高城。”靠经营粽子生意过光景的师占一语道出了村民的无奈。指挥部协调镇村及驻村工作队全力扶持,建起了“粽子加工车间”,引进了粽子真空包装设备,借助电商平台管家堡粽子如虎添翼,销售半径扩大100公里。 革新如掷石击水,波涛翻滚。均田中药材加工、贵仁黄花烘干、长城马铃薯窖藏等27个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应运而生,放飞了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梦想。
他说:“搭什么样的平台,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氛围,就会出什么样的效果。”
贫困群众“家家有本难念的经”,下好“绣花”功夫非得一家一户了解具体情况不可。群众的板凳坐得越多,庞君对这个道理悟得越深越透。 “我们何尝不想实实在在干点事,就怕干得勤了,其他人说咱出风头”。与脱贫一线干部接触多了,庞君更了解到干部的心声。树大招风的心理,影响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。 “搞个入户工作法,让乡村干部、第一书记、驻村工作队的同志与贫困群众更加密切地接触、沟通。”县委书记冯晓雷的思路解开了庞君心中的疙瘩。 必须搭建起干群互动的平台。庞君放弃休息时间,组织工作人员加班加点起草了一份《关于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开展入户工作法的实施意见》。入户宣讲政策,入户了解诉求,入户解决问题,入户解疑释惑,入户帮扶落实,入户增进感情,入户激发内力,一场以“七入户”为重点的活动真正打通了 “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”,为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比拼氛围持续升温。许多驻村工作队建起了入户工作台账,一家一户的具体困难、具体问题逐一登记在册,逐项解决,逐项销号。此外,还牵头启用了 “阳高扶贫在行动”微信公众号,汇集更多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。组织举办了阳高县首届农民丰收节,真正激发了贫困户内生动力,点燃了贫困户脱贫的信心。 “老朱啊,朱领男啥时大学毕业参加工作,你家的生活就有奔头了!”罗文皂镇七墩村60多岁的村民朱江,身患类风湿性关节火炎,女儿朱领男上大学,光自己看病、女儿上学两项支出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。庞君一句鼓励的话重新点燃了老朱生活的希望。 下深井乡东水头村贫困户牛喜股骨头坏死,相依为命的弟弟左腿骨折,生活陷入困顿,县医疗集团驻村工作队入户了解情况后,联系大同市五医院免费为牛喜做了手术。截至10月底,全县各级干部累计入户走访7.8万户次,发现具体问题3860多个,解决问题3450多个。阳高县入户工作法的经验在《中国扶贫》杂志上宣传报道,被《山西信息》采用刊登,山西省委常委、大同市委书记张吉福批示在全市范围内推广。 入户工作法深入开展,“五个三”工作机制、农民夜校、“大喇叭”等扶贫扶志、扶智、扶德举措,花开满树,脱贫一线干部人人练就一手巧手“绣花”的硬功夫。
他说:“产业扶贫精准到户与全县主导产业发展并不矛盾,二者有机统一、相得益彰。”
选择产业扶贫精准到村到户项目,要立足全县主导产业发展这个基础,如果各拿各的号,各吹各的调,必然一盘散沙,徒劳无功;又要立足当地实际,彰显特色,否则很容易造成产业同质化的无序竞争。 全县脱贫攻坚常务副总指挥的重任扛在肩上,庞君时时感到沉甸甸的分量。他走到哪里。就把县委“始终将产业扶贫融入到全县主导产业发展中考量”的主张讲到哪里。“产业扶贫精准到户与全县主导产业并不矛盾,二者有机统一、相得益彰。”在他的提意下。县委、县政府确立了 “4+N”产业扶贫布局,小杂粮、设施蔬菜、生猪养殖、杏果经济四大主导产业发展壮大,中药材、黄花种植、肉牛养殖、屋顶光伏、乡村旅游、林下种养等特色产业如雨后春笋,破土而出。围绕21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,全县相继建成10个设施蔬菜园、5个千亩杏果经济林园、2个2000亩黄花产业园、6个1000亩中草药基地,产业覆盖贫困人口比例达到70%以上。 从“扶种养”,到“扶加工”,再到“扶销售”,阳高县产业扶贫精准到户链条自成一体。在庞君看来,产业扶贫必须着眼于提高农业供给能力,蹚出一条产品高端、对接外部广阔市场的新路径,否则阳高仍是一个农产品原料供应地。他先后六次邀请北京新发地、海南佳伟两家农产品营销公司来阳高考察,最终促成两家公司入驻阳高,携手发展,互利共赢。 去年,北京新发地、海南佳伟与全县近1700户贫困户达成利益联结关系,他们生产的“阳高红”牌水果西红柿糖分含量超出同类产品五个百分点,深受京沪闽等地市场欢迎,为贫困群众开辟了一条脱贫奔小康的“绿色通道”,更为阳高县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打造了新的增长点。 满眼生机转化钧,天工人巧日争新。去年8月份,庞君兼任龙泉镇党委书记后,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,除了忙好县里的工作,他经常深入到镇易地搬迁移民新村——花苑村工地察看施工进度。这是一个涉及全镇的搬迁安置点,要打造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村,他大胆提出要以种经济林代替村庄绿化,这样既可以达到美化乡村的效果,又为老百姓配套一项产业,真正实现了 “搬得下、稳得住、能致富”。
个人简介
庞君,中共阳高县委副书记、统战部长兼任龙泉镇党委书记。在脱贫攻坚战役中,他一马当先,靠前指挥,牵头组建县脱贫攻坚指挥部,建立脱贫攻坚任务派送、落实催办、工作考评、失职问责等20多项工作制度;牵头推行 “阳高县入户工作法”,7个月内全县各级干部累计入户走访7.8万户次,发现具体问题3860个,解决3450多个;带头督导和推动全县产业扶贫与易地移民搬迁融合发展,探索形成阳高县“4+N”产业扶贫新模式;牵头引进北京新发地8家蔬菜营销大户参与产业扶贫,积极打造“公司+合作社+基地+农户+市场”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新模式,为全县产业精准帮扶增添了新动能。2019年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奖创新奖。
(何海亮)
|